“青年人的乌托邦之城 - 推广运营 - 网站收录

青年人的乌托邦之城

      从《圣经》的伊甸园到但丁《神曲》的地狱,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人类在建构现实世界的同时一直在平行地虚构着另一个想象的世界。而对于理想中的世界,或出于对完美时空的追求,或源自对远景蓝图的展望,或表达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或沉溺于深度的虚无,乃至最后落入反乌托邦的境地。

      从古希腊一直到19世纪末,西方的乌托邦思想主要体现 在社会乌托邦对城市乌托邦的促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他们的论述中都提出过对理想城市的构想。古希腊是乌托邦思想的发源和根基,而雅典卫城和帕提农神庙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将神话的乌托邦以城市和建筑的方式展现出来。

       中世纪的宗教统治让乌托邦思想跌入低谷,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回流,又促使了新的社会乌托邦思想再度产生。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城市乌托邦仍旧在维特鲁威的几何城市的控制下难以突破。或许我们可以在达.芬奇所构 筑的古典科幻乌托邦里找到一点前瞻的现代性,虽然达.芬奇绘制的那些诸如飞 行器、潜水艇或巨型桥梁的纸上发明,对于刚刚摆脱黑暗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 代来说无疑是疯狂的臆想。

      卡尔.曼海姆 (Karl Mannheim) 说过:“今天的乌托 邦很可能变成明天的现实,各种乌托邦都经常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 如果说想象力就是未来,乌托邦就是未来的世界,那么,对现实感到绝望的人们 或许可以感到一些宽慰。
      这又引出社会学的一个问题:城市本身是否真的存在托马斯·莫尔提出的“乌托邦“呢?

      答案是存在的,不管是在城市中还是网络中都会存在我们心中的那个乌托邦之城,可乐先森博客网站就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乌托邦之城。
      现代城市的发展,确实也按照从古希腊城邦模式开始的“城市乌托邦”演变。城市向柯布西耶理想中的“高效率空间机器”迈进,各种人都能按照列斐伏尔提出的城市权,在城市空间获得更多平等的权利。